案例背景:
小A是一名大一新生,在一次谈心谈话过程中,小A说出目前自己面临的困境,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与调整,小A从刚开始步入大学的兴奋到逐渐适应变得轻松再到现在的“随波逐流”,小A意识到自己在自控力方面出现了偏差,明明很想努力,却受制于周围环境和人的影响,并没有能积极做出调整,付出行动。那么,针对以上情况,作为辅导员,能够给小A提供哪些方法帮助她摆脱困境,积极行动起来呢?下面分享出一些做法:
01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控力
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获得社会经验,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可以成立一支志愿服务队,到敬老院去探望孤寡老人、参加社区义工服务活动、去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捐衣服捐物等。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体会到工作带来的辛苦和乐趣,还可以在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意志和自控能力。
在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但能够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自控能力,还能够从多个角度认识到社会的真实情况,认识到自己与别人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而能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02
制定并执行计划,增强自控力
如果在学习、生活上碰到了难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学习、生活规划。
(1)制订规划要有条理,不要没有目标,没有依据。
(2)规划应具有实际和灵活性。
(3)规划要有一个清晰的目的,而且要朝着这个目的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每日要记住10个,20个,30个;在生活中,两个小时的时间看电视,一个小时的跑步;一星期工作10个小时等,给自己压迫感,以加强自我控制。
03
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增强自控力
要想提高自我控制力,就要在课业之外多做点有价值的事,例如:参与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这既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也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
许多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原因在于他们无法准确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我们应该学习去面对我们的不足和缺点,不要去反抗它们。
举个例子,有些人不愿意读书,常常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懒”,“笨”,“没时间”,所以他们就不读书了,当你意识到你的自控能力出现了偏差,那么我们就需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
04
学习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增强自控力
00后的大学生,相对都是在家庭比较富足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磨难,所以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自我放弃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求大学生要懂得释放自己的压力,让自己始终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在紧张的时候,可以用下面的方式来缓解:
(1)锻炼:锻炼能促使身体释放一种叫做“内啡肽”的东西,这种东西能给人一种放松、愉悦、舒畅的感受,能解除精神上的压力与忧虑。锻炼也可以调整神经机能,舒缓疲倦与紧张情绪。
(2)听歌:听歌能调整人的心境,让人始终处于一种放松、愉悦的状态。你可以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05
增强自己的自尊心,控制好情绪
对于一个人来说,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自尊心,就会有自控力。曾经看到一个有趣的试验,一个心理学者让一组大学生去做关于“选择”的试验,结果发现:有的人在作出了一个决定以后,会感到无比的懊悔;也有人对自己所做的决定很有信心。心理学家说:“当我们面对巨大的选择时,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之所以会犹豫、会烦恼、会担心,正是这些心理因素影响了我们的自控力。
大学生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最后按照计划执行。而大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养自己的自控力,只有自己能够控制住自己才能够让自己更加高效的去学习和工作。
封面原创作者:耿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