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天津理工大学围绕“心律动・心飞扬”主题,开展“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持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以“幸福”和“生涯”为两翼,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宣传教育、课程培训、科学研究五大模块并举的“一体两翼五心”心育工作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护航学生成长。
一、创新引领,幸福赋能——构建心育成长路线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持续优化“幸福1+7”教练式课程体系,将幸福文化融入第一课堂,精心设计了以《幸福心理学》为核心,《园艺与幸福》《美食与幸福》《阅读与幸福人生》《中国茶文化与幸福人生》《新时代大学生运动健康与全面发展》《大学生幸福团辅与互助》为补充的“幸福1+7”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开设了“幸福生涯与积极领导力”微专业。微专业以积极心理学为内核,通过《正念与心理韧性训练》《幸福多元体验》等新型课程模块,将茶文化赏析、运动健康实践等美育劳育元素,与生涯规划、领导力发展等职场素养深度融合,创新运用AI数字人技术辅助团体辅导、企业真实案例场景化教学等方式,构建起“理论+实践+体验”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化培养,学生不仅能提升情绪管理、抗压适应等心理资本,更能在生涯规划中建立积极认知,形成健康心理素质与职业发展能力的良性互动,为应对未来挑战筑牢身心基础。
二、精准护航,安守心港——筑牢心理安全屏障
学校不断优化心理支持服务体系,依托心理健康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心理咨询、心理普测和危机干预“一网贯通”。提高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每年举办多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和讲座,加强对专兼职心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的专业培训。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建立动态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台账,实施一人一策和分级管理,定期研判和更新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业困难、家庭变故、独居等重点群体,实施普访、随访、定访结合,坚持教医合作,优化复学评估流程和日常安定评估工作,筑牢学生心理安全屏障,织密心理安全防护网。
三、朋辈聚力,同心守望——共筑心灵成长绿洲
为凝聚朋辈力量,传递心灵温度,学校组建了朋辈团辅师与朋辈咨询师两支跨学院、跨年级的学生队伍。他们以同龄人的亲和力与共情优势,活跃在校园心理助人一线,为同学们提供从团体支持到个体关怀的全方位陪伴。无论是设计趣味活动传递积极能量,还是耐心解答日常心理困扰,他们始终以真诚与信任架起心与心的桥梁。同时,以今年的“心律动・心飞扬”525心理健康月为契机,学校成功举办了“心律动·心飞扬”心理健康教育月开幕式、明理家园“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游园会、第十六届“心澜万象 剧韵流光”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灵演绎 向阳而生”益智桌游、“彩绘心语:碗间情绪疗愈之旅”心理团辅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为学生营造温馨心灵花园,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阳光心态,为校园注入温暖而坚定的成长力量。
展望未来,我校将持续深耕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依托教育部“GREAT生涯”辅导员工作室、教育部“TASTE幸福”学生积极心理素质训练基地、天津市“TASTE幸福”辅导员工作室,不断深化“幸福1+7”课程体系的改革,推动“幸福+生涯”品牌建设,通过五育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和积极心理学的互动体验,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出更多贴近学生需求、高效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服务,提升学生幸福感,助力学生成长。
图片均由天津理工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