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征集作品的专家评议遴选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大学生在线
二、评审工作安排
评审采用线上评分的形式,严格执行本校回避和保密原则,每位专家需评审约97件作品。
进入作品评审模块后,需输入验证码983963,并根据遴选标准对分配的作品进行评分。请于2025年11月27日24:00前完成评分并成功提交。
具体操作流可参阅附件操作指南。
三、遴选原则
1.标准引领。严格对照活动通知要求,细化量化遴选指标,规范遴选流程,保证遴选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择优遴选。突出质量导向,统筹考虑育人特色、推广价值各方面因素,遴选一批质量过硬的作品。
3.公平公正。遵循本校回避的原则,同一作品由不同领域、不同高校的多名专家进行评分,确保遴选工作客观、公正。
4.组织统筹。在保证质量和专家打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高校类别、层次、区域以及项目类别、数量等因素,做好评审结果的统筹,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地各高校工作积极性。
四、遴选标准
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对出现政治性问题、抄袭问题、版权问题的作品,实行一票否决,评审专家需在评语中写明否决作品的具体理由。
遴选标准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表现、网络效果四类一级指标。
1.教学内容(30分):科学性(20分):教学内容无误,准确传达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实用性(10分):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对大学生、辅导员等群体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2.教学方法(30分):逻辑性(20分):教学步骤清晰、有条理,引导大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创新性(10分):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能否激发听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3.教师表现(20分):表达能力(10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准确传达教学意图;情感投入(10分):教师需投入足够的情感,能与大学生建立情感连接。
4.网络效果(20分):整体效果(10分):设计美观、大方,给受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吸引继续浏览;网络传播(10分):具有较强的网络思维,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
五、工作说明
1.严明纪律。严明保密纪律,与中国大学生在线、评审专家签订保密协议,强化廉洁自律,加强监督问责,对评审过程中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2.请参考操作指南,完成信息填报和作品评审。(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或谷歌浏览器进行评审,不支持手机评审)
六、联系方式
张茂楠,010-56803636,王涛立010-56803681
点击下载: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征集展示活动评审工作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