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家校社专区
筑牢青春“心”防线——广药大青年学子传授反欺凌“心”技能
原创 广东药科大学 陈健怡 郭淑妍2025-07-28
字号:AAA
7月19日,广东药科大学团队在怀集坳仔中学开反欺凌课,传认知与求助技能,助乡村青少年筑牢“心”防线。

7月19日中午,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肇庆市怀集县坳仔中学,为该校蒲公英夏令营中学生带来一堂主题为“向阳而生 拒绝阴霾”的反欺凌心理健康实践课。活动聚焦校园欺凌源头预防与临界干预,融合专业知识与法律常识,旨在提升乡村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与求助能力,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成长环境。

微信图片_20250728154107

多元体系:四维解析构筑认知防线

实践团队精心构建“认知 - 溯源 - 应对 - 承诺”课程体系。课堂伊始,队员通过与学生互动问答,清晰界定“玩笑”与“霸凌”的本质区别,详细剖析言语侮辱、社交孤立、身体冲突及网络暴力等多元欺凌形式及其危害。“霸凌行为具有长期性、恶意性与力量失衡性,会对受害者造成深远的心理创伤。”团队成员解释道。课程巧妙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刑法》相关条款,阐明欺凌行为可能面临的24小时校内处置、治安拘留乃至年满12周岁需承担的刑事责任等法律后果,强化学生法律底线意识。

9915555.jpg

技能赋能:“黄金圈” 策略提升求助实效

针对乡村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不敢求助、不会求助”困境,团队重点传授“黄金求助圈”策略(班主任、心理老师、父母为核心圈层,全国青少年心理热线 12355 为外延支持)及“有效求助三步法”:

  • 说清事实:明确时间、地点、人物、具体行为;

  • 表达感受:清晰陈述“我感到害怕/受伤,需要帮助”;

  • 保留证据:妥善留存聊天记录、伤痕照片等关键物证。

队员们通过角色扮演,指导学生模拟真实求助场景,提升沟通技巧与应对信心。


仪式承诺:集体宣言凝聚守护力量

课程尾声,全体学生庄严参与“向阳守护者”承诺仪式。在团队带领下,大家齐声宣读宣言:“我拒绝成为欺凌者!我拒绝沉默旁观!我承诺传递善意!”铿锵誓言响彻教室。这份凝聚集体共识的承诺将在校园里传播下去,持续发挥正向引导与行为约束作用。“宣誓让我感到力量,知道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八年级学生小林(化名)课后表示。

9915571.jpg

乡土回响:专业服务助力乡村心育

赋能治理守护成长,全方位助力反欺凌。大学生反欺凌法律志愿服务在行动,坚持“十一个坚持”指导,团队队员带领学生齐读青少年权利义务口诀“不欺凌 不沉默 留证据 会求助”,在孩子们心里埋下一颗反欺凌的种子。宣讲结束后,团队也持续给学生们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援助,纠纷调解协作和校园法治宣讲等帮助,通过切身走进中小学开展互动式普法讲座,与孩子们一起行动起来,聚焦欺凌源头预防与临界干预,全方位助力反欺凌,拒绝校园暴力。

9915554.jpg

图片均由广东药科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杨虹]
7月19日,广东药科大学团队在怀集坳仔中学开反欺凌课,传认知与求助技能,助乡村青少年筑牢“心”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