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高校心理资讯
探索片区协同新路径 共绘育心育才同心圆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刘丽2025-10-23
字号:AAA
10月14日下午,由四川省“匠心”魏静名师工作室牵头组织的德阳片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召开。

探索片区协同新路径 共绘育心育才同心圆
    ——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推动片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搭建片区高校校际交流平台,推动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10月14日下午,由四川省“匠心”魏静名师工作室牵头组织的德阳片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主题,特邀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首席教授李媛莅临指导。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教师代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室专兼职教师以及四川省“匠心”魏静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参会。会议旨在通过校际间的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进一步提升片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实效,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校际交流共分享,课程建设展特色

研讨会上,片区各高校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及未来规划展开深入讨论,各显亮点与特色。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系统回顾了学校自2007年以来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历程与改革成效。学院通过深入探索“444模式”教学改革,构建了“理论+实践”双通道教学模式,逐步建成4套契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的实训系统。在此基础上,学院进一步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修订校本教材,并配套新增数字化资源与实训活动手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学院强调,心理健康课程需与学校整体育人目标高度融合,并提出未来课程建设将紧密贴合不同专业特色,着力培养符合建筑行业需求的、具备“工匠精神”心理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聚焦“特色实践与分层教学”进行分享。以“心理微电影拍摄”为实践主任务,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通过“校、院两级管理+医校合作”强化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加强辅导员心理技能培训与学生心理急救知识讲座,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则突出“思政融入与数字化探索”。结合护理类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自助能力与职业正向传递意识”。运用“学习通+智慧树”平台推进数字化教学,利用AI助手,优化课程形式。

聚合资源建优课,片区协同齐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核心目的,在于发挥四川省“匠心”魏静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推动德阳片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片区协同发展。本次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促进德阳片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资源共享,打破校际壁垒,让优质教材、实训方案、教学经验实现互鉴互用;二是整合片区力量,针对各校课程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如:实训系统不完善、专业适配性待优化等)开展联合攻关;三是搭建长期交流平台,为后续片区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奠定基础,共同提升课程质量与育人实效。

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为德阳片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不仅展现了各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更明确了“资源共享、协同共进”的发展方向。下一步,四川省“匠心”魏静名师工作室将持续推动片区合作,深化课程改革创新,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服务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发展贡献力量。

片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模式,核心在于“平台共建、资源共通、成果共享”,通过整合各校优势,形成育人合力。该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新模式。

[责任编辑:杨虹]
10月14日下午,由四川省“匠心”魏静名师工作室牵头组织的德阳片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