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香盛放的五月,兰州大学第二十一届“5·25心理健康节”如约而至。本届活动由兰州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阳光心理协会协办,围绕“澄心见己,沐光而行”主题,通过丰富多样、温暖人心的系列活动,在轻松氛围中引导同学们增强自我觉察、悦纳自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素养,点亮心灵成长之光。
心理嘉年华:六大板块开启“悦纳之旅”
5月25日,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开展的心理嘉年华活动设有六大互动板块:“Deepseek心理战”“索字拼句”心理密码、送你一朵小红花、emoji猜猜乐、“童心未泯,创意无限”石膏娃娃DIY以及情绪小卖部。同学们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探索自我,在互动交流中理解他人,感受到情绪的力量和被理解的温度。
心光绘新程:手抄报传递心意之美
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学业、就业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多重心理压力,兰州大学学生会、经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联合举办的“心光绘新程”心理健康主题手抄报评选与展览活动在心理健康节期间同步开展,面向全校学生广泛征集作品,得到了来自各学院同学们的热情响应。
参赛作品内容丰富、设计巧妙,涵盖心理调适、自我关爱、人际关系等多个维度,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对心理健康的独特理解。每一幅作品既是一张张传递温暖的“心灵名片”,也是一次次与内在对话的艺术表达,传递出“以创意绘心,用关爱护航”的核心理念,生动诠释了青年学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探索与情感共鸣。
心理情景剧展演:用戏剧讲述成长故事
6月6日,“心灵交响,剧说成长”——兰州大学第八届心理情景剧优秀剧目展演在榆中校区闻欣堂温情上演。在兰州大学艺术团现舞队的开场表演《能不忆江南》之后,六支学生代表队及艺术学院特邀团队通过真实细腻的剧目演绎,展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冲突与成长转变,以艺术语言表达心理体验,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展演期间,大学生艺术团相声小品队表演了幽默剧目《梦里啥都有》,增添轻松氛围。最终,新闻与传播学院连续第二年荣获团体特等奖。活动现场颁发奖项,团队合影留念,共同记录下这一意义非凡的“心灵时刻”。
心理委员技能大赛:锤炼专业本领,筑牢支持网络
6月7日,第二十一届心理委员知识技能大赛在榆中校区成功举办。比赛由兰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阳光心理协会承办,分为初赛(个人赛)和决赛(小组赛)两个阶段,涵盖理论知识、情景应对等环节,考察心理委员的理论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心理中心教师为参赛者点评指导,肯定其专业表现,并指出今后提升方向,进一步夯实校园心理支持体系的“神经末梢”。
“小手牵大手”:心理辅导走进兰大附校
5月下旬,兰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联合阳光心理协会走进兰州大学附属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一起‘心’成长”——“寻找自己的发光宇宙”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剪刀石头布大比拼”“大风吹找特点”“寻星环游记”等丰富环节,学生在互动中感受温暖,在表达中学会欣赏自我,发现内在闪光点。
活动在手语舞《幸福的脸》中圆满落幕,孩子们在欢笑与感动中收获成长与鼓励。此次活动是心理中心面向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探索,为后续心理服务下沉打下良好基础。
《心旅解码站》朋辈论坛:共建心理“守护系统”
5月29日,《心旅解码站・探秘校园心理“守护系统”》朋辈论坛在榆中校区天山堂全景教学空间举办。兰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两位学生骨干花诘弋西与杨彦文同学作为嘉宾,围绕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预约流程及校园心理支持体系运行机制进行了详尽介绍。
活动现场设置情绪轮盘、身体情绪地图等互动环节,引导同学们在绘画与分享中体会情绪流动、探索自我状态。在问答环节,针对“如何缓解焦虑情绪”“毕业迷茫感”等现实困惑,两位朋辈嘉宾结合专业知识与个人经验耐心解答,提供实用建议。
活动最后,两位嘉宾分享了在心理中心的成长体会,呼吁更多同学加入心理健康事业。本次论坛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对校园心理资源的了解,也促进朋辈间的支持联结,助力心理健康文化向深层延伸。
汇聚心光,温润成长
本届心理健康节活动从心出发、形式多样、温度十足,构建起以宣传教育、专业服务、朋辈支持为支点的“三维联动”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未来,兰州大学将持续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精神,拓展心理服务边界,优化教育体系设计,创新活动载体形式,不断健全完善“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图片均由兰州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