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心理骨干教师工作坊第三期活动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经贸2025-05-20
字号:AAA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坊第三期纪实。

河北省“心海导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坊第三期

——学生心理筛查和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应对处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专兼职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由河北省教育厅德育处、河北省学校德育工作中心主办,河北经贸大学承办的“心海导航”河北省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坊第三期于2024年10月30日在河北经贸大学经心驿站顺利开展。

河北省学校德育工作中心副研究员刘静芳、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康圆圆、河北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张悦丰等15位高校心理工作者参加研讨。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付海玲(原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河北经贸大学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薛童彤带领与会人员参观“经心驿站”学生心理一站式服务中心,并组织了研讨活动。河北经贸大学学生处学生心理健康和应急处突负责人马亮处长致欢迎辞。

在热烈的氛围中本次工作坊拉开序幕,15位老师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3组,围绕本次主题“学生心理筛查和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应对处置”展开讨论。

首先,各位老师积极分享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案例情况,将遇到的工作难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其次,老师们围绕小组推选出来的案例展开分析,探讨学生从筛查到关注的具体方式,并探究如果发生危机事件该如何处置。

随后,三组轮流分享了自己的案例以及处置方式,共享了小组内的交流成果,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难点。

在如火如荼的讨论声中,工作坊也接近尾声,活动中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分享经验、思维相互碰撞,经验也呈倍数增长,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探寻对策,也为学生因心理压力产生突发意外事件的情况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

老师们的感悟:

今天各位老师的分享再次印证了如果没有家长来自家庭的支持,学生本人是很难跨越心理问题所带来的困扰的。只有家庭、学校和医院三方的紧密合作,才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的起点,给予的关爱、支持与理解,能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有温暖的港湾可依靠。学校则通过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积极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而医院的专业医疗团队,在大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有幸参加了教育厅举办的“心海导航”工作坊的开展,本次活动参会人员分三个小组就不同的案例分别进行研讨,从不同角度就处理环节、谈心谈话技巧、舆情把控、校内部门协同以及家校医联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整个活动主题明确,组织科学,研讨深入,成果普适性、实践性强,让我受益匪浅。一人行速,众人行远。再次感谢教育厅给予高校心理工作者提供的宝贵交流平台,道相同、心相契、力相聚、情相融”共同编织“心晴”网。

——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康圆圆

大学生心理测评与筛查,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尤其是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重点内容,应高度重视。心理测评数据分类分层整理与使用非常关键,尤其是建立关注同学的“双包联+”及后续工作方案等,发挥朋辈心理骨干力量,能很好识别发现隐性心理危机问题

——河北轨道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主任王立前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们应该加强与医院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我们可以通过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邀请医生来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我们也应该及时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转介到医院进行治疗,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专业的支持和保障。

——河北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张悦丰

通过本次工作坊的深入交流和学习,让我体会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未雨绸缪,才能临危不惧。所以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及高校相关人员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实战能力,强化对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有抑郁症、家庭纠纷等问题的重点关注,采取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和咨询干预办法,有效防范化解危机事件发生。其次危机无情人有情,一切以学生利益为主,树立好有学识、有温度、有担当的工作态度,做好危机预防干预计划,掌握有关知识技巧,协助学生和学校共同顺利度过危机。

——石家庄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  陈慧洁


[责任编辑:杨虹]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坊第三期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