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典型案例丨心晴绽放助力成长,五育并举扬帆起航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李立2025-06-03
字号:AAA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持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积极打造“心晴”心理育人体系,组织开展五育并举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北水利电力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持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积极打造“心晴”心理育人体系,组织开展五育并举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一、搭建“心晴”体系,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打造“心晴”守护体系,坚持系统治理,强化部门协同,建构家校社医协同机制,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会,校长、副校长会同全校各系共同听取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汇报,推进“心晴”心理育人体系建设,内外联动,资源共享,守护安全。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会

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工作网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师发挥专业带动作用,各系设置心理辅导员,组织开展本系心理健康活动,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宿舍心理联络员主动营造温馨宿舍环境,依靠和广泛发动朋辈学生心理骨干,拓展心晴防护网覆盖深度与广度。

加强与家庭合作沟通。召开新生家长会、暑期大家访、家长课堂等方式密切家校联系,通过家校合作提供更多资源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构建医校合作新模式。我校与沧州市人民医院联合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医校共建中心”,强化精神卫生专业服务引进,开设学生心理援助“绿色通道”,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与沧州市人民医院联合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医校共建中心

二、激发五育活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一)德育定向

强化思政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展“穿越生命的长河”“墓碑上的寄语”“烟火人生·绘心故事”等生命教育活动,鼓励朋辈心理骨干以真诚陪伴照亮他人,温暖自己,增强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

(二)智育增力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动掌握心理学知识,在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持续开展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与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开展各类学科、科研、创新创业竞赛,磨砺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根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感和获得感。

开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积极心理学》等选修课,站稳课堂主阵地,科学系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翻转课堂教学

(三)体育护身

开展“校、系、班、学生”四级心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锻炼和互动中感受体育的魅力,强健体魄,锻造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开展“绽放·青春无畏·乘风破浪”趣味心理运动会,各系承办项目,所有同学自由参加,在欢笑声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感受团队协作的魅力;“绽放·繁星点点·心向远方”班级素质拓展活动由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全校所有班级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素质拓展活动337场;自由乐跑鼓励学生打卡跑步,当月累积15次,累积30公里,均可完成打卡。

(四)美育润魂

开展“绽放·剧暖心灵·光芒人生”心理情景剧展演活动;“绽放·岁律更新·春光万象”感知主题捏捏乐活动;创意情绪主题曼陀罗绘画;“生生不息”主题手绘海报设计大赛等活动。

以心理剧、美术、手工、最美笑脸征集等艺术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在美的欣赏和创造中培育学生的审美情绪,满足学生审美需求,丰富学生心灵,促进其内心和谐。

(五)劳育健心

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系统普及劳动知识与技能,组织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活动,植树种花、扫雪除草、勤工俭学、志愿服务、教室、宿舍卫生评比、生产实践与专业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感受万物生长,体会劳动实践的艰辛,珍惜劳动果实,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磨炼心智,调和情绪,成为一个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三、探索育心新模式,引领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我校将不断深入探索育心新模式,推进点、线、面结合的“心晴”心理育人体制建设、组织保障;深入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健全心理危机预警体系,规范心理健康测评,建强心理人才队伍,贯穿系统治理思路,坚持五育并举育心育人路径,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效果,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图片均由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提供


[责任编辑:杨虹]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持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积极打造“心晴”心理育人体系,组织开展五育并举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