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深度践行全员协同、全过程守护、全方位介入,积极构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全新工作格局,为学生提供专业度高、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构筑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1.全员参与,做好突发危机事件的“阻燃剂”。危机事件发生前,学院已针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定了《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实施方案》,就组织机构、部门职责、人员分工等全员统一协作进行了清晰的说明;危机事件发生后,学院快速构建起“同学—朋辈队伍(宿舍“心晴”观察员、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家长-任课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医务室-学院领导”多边应急体系,所有与危机学生有接触交流的个体或集体均被纳入体系中,协同应对学生心理危机。
2.全过程参与,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辅导员全程参与每次学生突发心理危机事件,辅导员都能第一时间到达、介入、采取措施,及时告知家长和学院领导,并在与家长完成交接、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结束工作;同时,围绕新生入学、“10.10”精神卫生日、“5.25”心理健康节、毕业季等关键节点,重点开展心理适应性教育、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服务,不断夯实贯穿学生在校全阶段的心理健康守护工程。
3.全方位参与,筑牢学生心理健康的“防护网”。一是注重课上课下的内容融合。不断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获得感;同时,课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课程内容同步设置,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二是注重线上线下的形式结合。打造线上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为学生提供免费在线心理健康状态测评和教育资源支持,实现了实时自助;学院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筛查,结合线上信息管理平台的电子档案,适时开展多方会商,共同协力关怀、帮助学生。三是注重校内校外的资源整合。在学生社区建设阅览室、沙盘室、宣泄室、音乐放松室、VR训练室等功能室,为学生提供心理自助服务;汇聚校外专业资源,特邀河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河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科专家等为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工作队伍应对校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水平。
二、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多层次渗透,织密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一是依托学生骨干,建立朋辈队伍。建立起一支包含宿舍“心晴”观察员、班级心理委员等以学生骨干为主体的朋辈队伍,开展系统培训,增强网络信息及危机处理工作能力,日常了解学生动态,关键时刻协助老师,有效控制事态发展。二是争取家长配合,合力解决问题。学院非常重视家校沟通,开学日开展学生家长见面会,辅导员每年对心理关怀学生进行家访,确保所有学生家庭的全覆盖。学生危机事件始末,学校一直与学生家长保持接触,让家长也加入到危机干预工作中,合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多维度关注,立体跟踪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一是预防和干预相结合机制。坚持新生入学的心理普查和季度的心理排查,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强化动态跟踪,因时因地因人进行专门关注与专业教育防患于未然,才能为干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坚持跟踪追访,填补危机干预的灰白地带。辅导员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定期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等,必要时提请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配合辅导。对参与危机干预的学生、辅导员等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避免更大范围的急性心理危机出现。
3.多形式教育,深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一是印发自助手册。新生入学阶段印发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手册》,从学校适应、自我认识、情绪情感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推荐书目、影视剧作品等学生容易接受的作品;二是制作在线课程。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联合制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三是制作视频小贴士。录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贴士视频,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了《情绪ABC》《心能源加马力》等主题作品,通过B站、易班APP等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四是建设新媒体平台。开通冀交院心理健康服务微信公众号,架设网络AI密友通道,积极打造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心理保健能力。
图片均由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