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校心理资讯
学习专区
活动精品展
朋辈育人
协同育人
精品案例
高校心理中心矩阵
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2025年年会成功举办
水韵沁心 智启心泉——重庆交通大学第25届心理健康节拉开帷幕
北方民族大学举办第二十三届大学生心理文化节开幕式
乐山师范学院“掌心的森林——感官唤醒心理疗愈艺术展览”成功举办
更多>>>
破“重”前行:本人宣布和焦虑单方面分手!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成功举办“智趣人生”心理运动会
心幕初启·剧绘人生——唐山师范学院生涯适应主题心理剧大赛
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2025年年会
“解码春光,e起向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春日的心生”主题活动圆满落幕
更多>>>
“阳光青春”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问答
欢迎大学生朋友们在学习完2025“阳光青春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所有课程后,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线上答题“,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素养。
我要答题
更多>>>
更多>>>
湖南大学的“小黑点”变形记
2025-03-25
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活动
2025-03-21
关于开展“春日的心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作品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
2025-03-03
关于公布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征集展示活动遴选结果的通知
2025-01-13
秋冬的心事丨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九届园艺健心落叶贴画活动顺利举办
2024-12-16
华科大教科院学子赴河南固始开展“心心点灯”特色调研实践活动
2024-12-11
陈嘉雯
更多>>>
盐城工学院举办“月满情长”中秋新生亲子沙龙
盐城工学院举办“月满情长”中秋新生亲子沙龙,师生、家长通过做月饼、投壶等活动,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展现家校共育理念。
了解更多
西南交大宁维卫教授团队助力绵竹心理健康季专项活动启动
春日的心生丨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大手拉小手“春风吹 纸鸢飞”踏春活动
湖南大学的“小黑点”变形记
数智驱动 协同育人|徐州医科大学持续推进“家校医社”新模式
更多>>>
心育工作站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心赋能 暖心向阳”心理创新工作室将继续聚焦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探索与实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提升高校心理育人水平贡献力量。
了解更多
课程案例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基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构成。北京师范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积极落实相关文件精神,面向大一新生开设2学分32学时的心理健康必修课,在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深入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课程案例 | 山东大学:构建“1+X+N”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体系
山东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建成了“以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需要为中心,面向学生群体、心理育人队伍,立足五育润心、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养成、育人队伍能力提升”为主要特色,以培养有快乐、有目标、有价值、有意义、有贡献的优秀人才为主要目标的“1+X+N”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体系。
课程案例丨复旦大学:构建校本特色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打造师生心智成长温暖空间
为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在校党委亲切关怀与大力推进下,由教务处和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牵头,复旦大学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经过两年多的课程体系迭代更新,逐步形成“1+14+N”特色课程体系。未来,复旦大学将继续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加大师资建设力度,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课程案例丨上海交通大学:“四心”育人模式助力学生成长,夯实心理健康课程主渠道
上海交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教育部等十七部委《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自2020年9月起,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不断迭代优化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方式方法,发挥课程“主阵地”作用,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培养“更阳光,更真诚,更有责任感,更有韧性的交大学子”而努力。
课程案例│贵州大学:基于循环式九阶段理实双驱的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贵州大学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构建科学、完备、有效的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范式。二十年来,全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识必修课程,将育德与育心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于循环式九阶段理实双驱”的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之路。
课程案例丨吉林大学: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打造“一主四辅”课程体系
吉林大学作为首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建单位,紧密围绕《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有关要求,着重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致力于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构建了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为核心的“五位一体”融合式心理育人模式。借助“一主四辅”金课体系,努力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提升高校心理育人的工作质效。
课程案例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一中心三结合”,内修外拓,构建立体化教学空间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为契机,通过“一中心三结合”心理育人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入技能人才培养链条,为新时代职教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心理育人路径,助力学生从“技能工匠”迈向“心智匠人”,为制造强国建设输送更多身心健康、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案例 |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以职业适应为主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创新路径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坚持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推动心理中心工作相结合,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措施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交通行业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心理体验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福建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心理体验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福建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